加载中...

中国最早记载煤炭的古籍《山海经》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0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收藏此文 字体:

  《山海经》是先秦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的地理书之一,成书时间距今约2600年。该书以山海地理为纲,涉及上古迄周之天文、地理、经济、历史、语言、民族、宗教、神话、物产、医药、巫术、传闻等方面的知识。其中的《山经》从内容到形式都以叙述山川物产为主,是很有价值的地理书。该书是目前国内史学界普遍认定的中国古代最早有文字记载煤炭的著作,其中最早记载煤炭的称谓是石涅。

  据统计,《山海经》中记载有石涅的共有三处,内容如下:

  (1) 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

  (2)中次九经岷山之首,曰女几之山,其上多石涅,其木多杻橿,其草多菊术。洛水出焉,东注于江。

  (3)又东一百五十里,曰风雨之山,其上多白金,其下多石涅。其木多棷椫,多杨。

  据后人考证,女床之山即今渭北煤田;女几之山即河南宜阳地区,也有学者提出:“女几山当即《隋书·地理志》的蜀郡双流女伎山,在今四川双流和什邡煤田的分布区域之内。”风雨之山在陕西南部、川陕交界的巴山山脉。

     比较早认为“石涅”就是煤炭的是郝懿行。他在笺疏引吴普本草中称:“黑石脂,一名是摩尔,一名是石涅,南人谓之画眉石也。”

     近代地质学家章鸿钊曾对此进行考证,认为“石涅和涅石当不甚异,矾出于涅石亦出于煤石,煤石即石墨,亦即石涅;涅石即今之矾土石或明矾石”。也就是说,石涅和涅石不能混为一谈。章鸿钊是中国地质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列举《物理小识》所说樟树矾场取铜炭做原料,和《天工开物》所说土人取煤井底的铜炭来烧皂矾与硫黄为证。因煤炭中的铜星即是磺铁。青矾中有硫有铁,矾出于此是很明白的。应该说,章鸿钊的考证是言之有据的。


     除了这三处“石涅”的记载,还有两处介绍的物产中有“涅石”:

  (1)又东三百五十里,曰贲闻之山,其上多苍玉,其下多黄垩,多涅石。

  (2)又东南三百二十里,曰孟门之山,其上多苍玉,多金,其下多黄垩,多涅石。

  据考证:“石涅是煤,涅石,一名矾石,又名羽泽、礬石或明矾。”

  由此可见,“涅”与“墨”在字义上是相同的。

  在《山海经》中还提到一种物质“栌丹”:

      白石之山,……其中多糜石、栌丹。

  郝懿行认为:“栌丹疑即黑丹、栌、炉通也。” 栌、炉音同,可以认为,栌丹也是指煤炭。这里不仅表明栌丹就是煤炭,而且已经被用作燃料。文中与栌丹并称的糜石,应为碎屑的末煤。

     总而言之,《山海经》是中国流传久远的一部古书。书中记载了100多个邦国、550座山、300多条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物产、风土等,蕴藏着丰富的信息。其中对煤炭的记载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对了解煤炭名称的演变和中国煤炭开发利用的历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有话说

 以下是对 [中国最早记载煤炭的古籍《山海经》]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新文章

荐文章